汉语与文化的相关
语言和文化是汉语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得丰富的发展。汉语与汉文化也是这样的。汉语与文化的相互制约和影响是双向的。有的是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的也很难分辨出是汉文化先影响汉语还是汉语言先影响文化。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引用L.R.Palmer的话: “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如现代汉语或方言中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物质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曾为人们应用的旧事物,这旧事物虽已消失但反映着旧事物的词语仍然用下来,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古代物质文化。如“镜”这个词,它的古字是“监”,指一个人睁大眼睛对着装水的“血”照。《尚书.酒诰》:“视水见已形,视民行事见吉凶”说明上古以水为镜子,后来以铜镜子,用“鉴”表示“监”的本义“监”用于“监察、监临”。《新唐书.魏.征传》:“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鉴”即青铜制成的大铜盆,用语照人。因为大铜盆与平面镜不同,“镜”指用青铜制成用来照人的平面工具,至今仍然使用。
我们学习汉语的时候会渐渐发现出来在语言里面含有文化。我们知道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从儒家的“天尊地卑”这个世界观引起了“尊男婢女”的观念。这一切都深刻地反映在语言文字方面。大家知道,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一般有形符和意符,汉语中一些意符为女子旁的汉字,常常有贬义,像“妓”“奸”“娼”等就是。妇女中固然也有一些不争气或行为不端的人像“妓”这些贬义字也以女字为意符,就有些不公平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带“女”字旁的汉字,也都有贬义的色彩。像 “妄” “奴” “嫉”“嫌”都以“女”字作意符,给人一种只有女性才有这种情况的错觉这显然也同样是男女不平等的反映。汉语中还有一些俗语或惯用语,也同样反映了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比如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等。
总之,汉语与汉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汉语言并不能忽视其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