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才能玩的文字游戏——歇后语的组成结构与历史发展
史学家们通常认为,歇后语的形成时期不晚于唐代,但是这个定义却并不太准确。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歇后语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之中,只是尚未在平民之中流传。举例来说,大家耳熟能详的“亡羊补牢”其实就是歇后语的一种,出自于《战国策·楚策》,当时的庄辛这样劝说迷途知返的楚襄王:“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这就是最早所出现的歇后语形式了。
尽管这个时期的歇后语还没使用破折号,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发现它与成语的一些密切关系:“亡羊补牢”本身被后人简化为成语,形容做错了事情只要及时补救还能够挽回损失;但是以歇后语的语言格式来看,“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却是一组典型的歇后语,其中“亡羊则补牢”是歇后语的“歇面”,而“未为迟也”则是歇后语的“歇底”,两者之间的关系正是歇后语经常使用的“比喻——阐明”形式。由此可见,歇后语的最初起源形式来自于古代成语,并且拥有固定的组成结构,即“歇面——歇底”,从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种文字猜谜游戏。
可能有些读者会错误地认为,“歇后语”的“歇后”指的是劳动人民在闲暇时间所创造的文字猜谜游戏,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所谓“歇后”,指的是“歇面”后面的话,对于大部分的歇后语而言,它的最终含义是隐藏在后半截的“歇底”之中,正因为可以只说“歇面”而不说“歇底”,因此这种只有聪明人才能玩的文字游戏受到了广大文人墨客的喜爱。
不过我们知道,现在流行的歇后语,大部分都是从下层老百姓之中流传开来的,虽然说有着通俗易懂的优点,但是一些地方歇后语的言语粗犷,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在中国古代识字普及率不够高的情况下,歇后语是如何从文人墨客的猜谜游戏变为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的呢?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唐末宰相郑綮(qìng)了,他对歇后语在民间的普及可谓是功不可没。在郑綮还没有当宰相的时候,他经常写一些针砭时政的歇后诗,这些诗的文体言简意赅,里面也经常含有暗喻,因此很快就在长安城的民间流传开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昭宗身边的仆人也在传颂郑綮的诗词。唐昭宗觉得这样一个人才应该好好提拔,于是硬是让郑綮当上了当朝宰相。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郑綮当上宰相之后,就再也没写过针砭时政的诗了,而原因其实很简单:且不说唐朝末年政局混乱,就连唐昭宗自己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就算是在太平盛世之中,郑綮也深知当初写下的歇后诗是很容易被政敌抓住把柄的。尽管郑綮当上宰相之后也没能挽救衰颓的唐朝,但是歇后语却因此开始逐渐走向民间,逐渐成为了广大下层劳动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载体。
相比于成语而言,歇后语的表现形式更为灵活和形象,并且还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在揭示谜底之后能够给予猜谜者强大的心理影响,因此相比于一般的成语而言,歇后语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然而编写新的歇后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要求编写者使用通俗易懂的字眼来撰写歇后语的主体,并且还必须让“歇面”和“歇底”能够逻辑自洽,这样才是写好一个歇后语的基本要求。
然而,想要让歇后语能够广为流传,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歇后语,就必须在“歇面”和“歇底”上下足功夫。一般来说,歇后语的“歇面”需要将听谜者引入一个平时很难发生的想象空间之中,让听者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让听谜者自行猜测其中的深意。这时的“歇底”,既可以留着作为悬念,也可以为听谜者点破,在道破“歇底”的一瞬间,听谜者往往才会恍然大悟,从而在欢笑之间领悟到其中所包含着的文化内涵和更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材料: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