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热越要防 “寒”!生姜是救星,这样吃告别空调病
北京今年天气尤为反常,异常湿热。特别是现在正值三伏天前夕,湿热交蒸的环境,不仅让人体感到不适,更是湿气趁机入体、破坏体质的高发期。
严格来说,现代人在夏天感受热邪的机会还不如感受寒邪的机会多!
有朋友就要问了:这么热的天,寒气从哪儿来的?
空调吹得越凶,身体却越来越沉。现代人在户外的时间大多都很短,很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空调环境里,公交车、地铁、办公室、家中,几乎一整天都被冷气包围着。即使是自己不想吹这么冷的空调,但除了家里的空调可以由自己掌控温度或关掉,其余都难免“被迫”在夏天受寒,湿邪和寒气悄悄积聚体内。
寒湿积聚会导致一系列不适:
起床头重、浑身乏力
身体沉重、四肢困倦
食欲下降、舌苔厚腻
手脚发凉、关节隐痛
起床头重、浑身乏力
身体沉重、四肢困倦
食欲下降、舌苔厚腻
手脚发凉、关节隐痛
可实在没有办法离开空调啊,做些什么可以“自救”一下呢?
花式吃姜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古人经验的总结,更是顺应天时的养生之道,那生姜究竟好在哪里呢?
防治空调病
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出汗过多就会损伤人的正气,风寒、风热的都可以致病,风的特点是四处游走,突然大风、夹热、受凉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容易损伤胃气。
而生姜具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朋友而言,容易受寒,用生姜泡茶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和治疗“空调病”非常有效。
增进食欲
天气炎热,很多人吃饭没有胃口,每天吃片姜能健脾养胃,增进食欲。
从五色上讲,姜属于黄色食物。黄色属土,按照中医五行的理论,它是入脾胃的,能够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姜里面含有一些挥发油和姜辣素,可以促进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食欲。
腹痛止泻
夏季气温高、病菌活跃,容易引起腹痛、吐泻,喝姜汤就可以很快缓解。
姜的解毒作用很明显,尤其是解鱼蟹毒,它可以帮助脆弱的肠道赶走病菌,防止呕吐腹泻的发生。
暖胃散寒
夏天很多人喜欢喝冰凉饮料,前面说过人体在夏天的时候处于阳气散发于外的状态,五脏六腑的阳气反而比较虚弱,内里就是一座空城,这时候冰凉的东西吃下去五脏六腑都会受害。常吃点姜暖暖胃,能大限度地不让寒气积累。
总的来说,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夏季多吃点姜,帮助阳气生发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恰好符合《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宗旨。
那么姜该怎么吃?这里有点小门道!
吃姜要不要去皮?
生姜:性温而味辛,能健脾胃、散风寒,有“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之说。
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01
生姜需去皮的情况
1、脾胃虚寒者,生姜最好去皮。
2、正在食用苦瓜、螃蟹、绿豆芽等寒凉性菜肴时,生姜最好去皮,这样可以平衡蟹的寒性。
3、患风寒感冒时,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此时的生姜最好去掉皮,因为生姜皮有碍于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
4、用生姜防治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应去掉。
02
生姜不需去皮的情况
1、一般做菜用姜,最好不要去皮。因为这样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生姜的整体功效,还可以防止上火。
2、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
3、治疗一些热性疾病或水肿,如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而不要用整个生姜。